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李靖是哪个朝代的人 哪吒李靖是哪个朝代的人

来源: 最后更新:22-12-16 02:04:12

导读:李靖是唐代的人,是中国隋末至唐初时军事家,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在太宗时期曾任兵部尚书,死后还被封为卫国公,又称大唐卫公。因为传说李靖死后常常显灵,又能在显灵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所有百姓为其建造寺庙,后来渐渐被神化,也就有了现在的“托塔天王”之称。

  李靖是唐代的人,是中国隋末至唐初时军事家,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在太宗时期曾任兵部尚书,死后还被封为卫国公,又称大唐卫公。因为传说李靖死后常常显灵,又能在显灵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所有百姓为其建造寺庙,后来渐渐被神化,也就有了现在的“托塔天王”之称。

  李靖的作品

  李靖根据一生的实践经验,写出了优秀的军事著作,见于《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有《六军镜》3卷,《阴符机》1卷,《玉帐经》1卷,《霸国箴》1卷,《宋史·艺文志》著录的还有《韬钤秘书》1卷,《韬钤总要》3卷,《卫国公手记》1卷,《兵钤新书》1卷和《弓诀》等,至今多已佚失。

  李靖的军事思想

  1、强调做好战备,以应付突然事变:李靖认为,只有做好平时的战备,才能临机应变而立于不败之地。

  2、强调先谋而后战:李靖指出防御持久“夫决胜之策者,在科察将之材能,审敌之强弱,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宜利,先胜而后战,守地而不失,是谓必胜之道也。”倘若为将者不谋而战,则无异于“驱苍生而赴汤火,驱牛羊而啖狼虎”。

  3、强调攻守之宜因情而定:对进攻与防守两种基本作战类型,李靖不仅以“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科胜而已”的论断,揭示出攻守二者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而且进一步阐明了攻守之宜因情而定的道理,阐发了“防御持久”的战略思想。

李靖轶事典故

李靖明察事件,善于见微而知著。唐太宗李世民要他教侯君集兵法,后来侯君集上奏李世民,说李靖将反,因为每到精微之处,李靖则不教授。李世民听后责备李靖,李靖却回答说:“这是侯君集想要谋反。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学尽臣的兵法,是他将有异志啊。”此时,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迹,李世民似不相信。一次,朝后回尚书省,侯君集骑马越过省门数步尚未发觉。李靖见到这种情况,便对人说:“侯君集意不在人,必将谋反。”至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侯君集果然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情败露后被杀,证明了李靖的预见准确无误。

李靖人物生平

  李靖在北周武帝天和六年(571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

标签: 的人  朝代  思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1113039.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