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翻译(诸侯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来源: 最后更新:23-01-02 02:05:48

导读:翻译:各位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只要按我的指挥行事就行了。该句出自徐珂所创作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文章可以看出,冯婉贞这个普通的猎户女儿,既有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又有胆有识,谋略出众,她英勇机智,沉着果断,有指挥战斗和组织、动员群众的才子。

  翻译:各位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只要按我的指挥行事就行了。该句出自徐珂所创作的《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文章可以看出,冯婉贞这个普通的猎户女儿,既有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又有胆有识,谋略出众,她英勇机智,沉着果断,有指挥战斗和组织、动员群众的才子。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原文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

  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环村居者皆猎户。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是年,谢庄办团,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筑石砦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冯”

  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妄发,曰:“此劲敌也,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

  时敌军已近寨,枪声隆然,砦中人蜷伏不少动。既而敌行益迩,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曰:“开火!”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于是众枪齐发,敌人纷堕如落叶。及敌枪再击,砦中人又鹜伏矣,盖借砦墙为蔽也。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婉贞独戚然曰:“小敌去,大敌来矣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三保瞿然曰:“何以为计?”

婉贞曰:“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吾村十里皆平原,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三保曰:“悉吾村之众,精技击者不过百人,以区区百人,投身大敌,与之扑斗,何异以孤羊投群狼?小女子毋多谈。”

婉贞微叹曰:“吾村亡无日矣。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曰:“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众皆感奋。

  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去村四里有森林,阴翳蔽日,伏焉。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挟刃奋起,率众袭之。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

婉贞挥刀奋斫,所当无不披靡,敌乃纷退。婉贞大呼曰,“诸君!敌人远吾,欲以火器困吾也,急逐弗失!”于是众人竭力挠之,彼此错杂,纷纭拏斗,敌枪终不能发。

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敌弃炮仓皇遁,谢庄遂安。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翻译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从海路入侵,京城里骚动不安。

离圆明园十里,有个村子叫谢庄,全村住的都是猎户。其中有个山东人名叫冯三保的,精通武术。他的女儿婉贞,十九岁,长得非常漂亮,从小爱好武术,学习过的武艺没有不精通的。这一年,谢庄办起了团练,因为冯三保勇敢而又会多种武艺,被推荐为首领。三保带领民团在险要的地方筑起了石寨和土堡,树起了一面旗帜,写着“谢庄团练冯”。

一天中午,侦察人员报告敌人的骑兵到了。一会儿见一个白人头目,率领着大约一百名印度兵,那个英国军官,飞马冲在前面。三保提醒大家装好火药,推上子弹,不要乱射,说:“这是一支强敌,估量打不中而轻易发射,白白地耗费弹药,对我们的事情没好处。要谨慎对付!”

  这时敌人已经逼近石寨,枪声隆隆。石寨中的人踡曲身子伏在地上,丝毫不动。不久,敌人越来越近。三保看见敌人阵势有机可乘,连忙挥动旗帜,喊道:“开火!”“开火”这句话,是军中发枪射击的信号。于是大家一起放枪,敌人象落叶一样纷纷落马。等到敌人开枪还击,石寨里的人们又迅速埋伏好,这是借寨墙来作掩护。攻打了一些时候,敌人退走了。冯三保自己也很高兴。

唯独婉贞忧愁地说:“小股敌人退走,大批敌人就要来了。假如他们带着炮来,我们村庄不就变成粉末了吗?”三保吃惊地说:“用什么作为对策?”

婉贞说:“西洋人擅长用火药武器而不善于武术。火药武器适合于攻打远处,武术适合于巷战。我们村子周围十里都是平原,却和他们拼枪炮,那怎么能取胜?不如用我们的长处,去攻打敌人的短处。拿着刀,带着盾,象猿猴那样敏捷地前进,如鸷鸟一般勇猛地进攻,托天的福,也许能免遭灾祸呢!”

三保说:“把我们全村的群众都算在一起,精通武术的也不过百来个人,拿很少的百来个人,投身于强敌,与他们搏斗,这跟把一只羊扔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小女孩家不要多说。”

婉贞低声叹息说:“我们村子很快就要被毁灭了!我一定要尽力来拯救我们的村子。拯救了我们村子,也就保卫了我的父亲。”于是召集谢庄少年中精通武术的,动员他们说:“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拯救我们村庄?各位兄弟姊妹倘若没有这个想法那就算了,各位如果有这个想法,那只要按我的指挥行事就行了。”大家听了都很感动振奋。

  冯婉贞于是率领少年们整好装束出发了,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雪亮的钢刀,轻捷得象猿猴似的。离村子四里远有一片森林,树荫浓密遮住太阳,他们就埋伏在那里。没有多久,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大约有五六百人。冯婉贞拔刀奋身跃起,率领大家袭击敌人。敌人出乎意外,非常惊恐慌乱,用枪上的刺刀跟谢庄少年进行搏斗,但轻捷勇猛到底比不上谢庄人。

冯婉贞挥刀奋力砍杀,和她对战的没有不被击败的,敌人于是纷纷败退。冯婉贞大声喊道:“各位兄弟姊妹!敌人避开我们远去,是想用枪炮来使我们陷于困境,赶快追击,不要失去战机!”于是大家竭尽全力拦截敌人,敌我双方交错混合在一起,互相搏斗,敌人的枪炮始终不能发射。

到傍晚,被杀死的敌人大约有一百多人。敌人扔下大炮慌慌张张地逃跑了。谢庄于是平安无事。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翻译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注释

  1、咸丰庚申:即咸丰十年1860年。成丰: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的年号。

  2、英法联军自海入侵:英法联军从海上侵入我国。一八五七年,英法帝国主义借口广东官吏到英国商船亚罗号(实际是中国商船)上搜捕走私犯和法国传教士马赖因在广西西林县进行侵略活动被杀,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3、京洛骚然:京城骚乱起来。京洛:原指古代帝京洛阳,后用为京城的代称,这里借指当时清朝的京城,北京。骚然:骚乱之状。

  4、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始建于一七零九年,经过一百五十年的营建,总面积达五千二百余亩,建筑物约十五万平方米,园内殿宇精美,并藏有各种无价珍宝,罕见的典籍、珍贵的历史文物,被誉为“万园之园”。咸丰十年,被英法侵略军抢掠,焚烧一空。

  5、环村:全村。

  6、中有鲁人冯三保者:村中有个山东人叫冯三保的。鲁人:山东人。

  7、精技击:精通武术。技击:与敌人搏斗的技术,即武术。

  8、姿容妙曼:姿态优美容貌漂亮。妙曼:妙丽柔美。

  9、习无不精:学习各种武艺没有不精通的。

  10、是年:这一年。是:指示代词,这。

  11、团:群众组织的自卫团体,即团练。

  12、以三保勇而多艺:因为三保勇敢而且精通多种武艺。

  13、推为长掌:推选做首领。

  14、筑石砦土堡于要隘:在险要的地方用石、土筑成防御工事和碉堡。石砦用石头筑成的防御工事。土堡:用土修筑的碉堡。要隘:险要的地方。

  15、树:树起,动词。帜:旗。曰:这里是写着的意思。冯:即冯三保。

  16、谍报敌骑至:侦察敌情的人报告说敌人的骑兵到了。报:报告。骑:骑兵。

  17、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不久,看见一个白种人头子,督率大约一百名印度兵。旋:一会儿。白:白种人。酋:首领。督:监督、率领。

  18、英将也:是英国军官。

  19、驰而前:骑马奔驰而来。前:向前。

  20、“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二句:三保告诫民团成员们,要装好火药,上好子弹。戒:告,命令。毋妄发:不要乱放。毋:勿,不要。

  21、度不中而轻发:估量不能命中而随便发射。度:推测、估计。中:命中。轻发:轻率发射。

  22、徒糜弹药:白白地耗费枪弹和火药。徒:白白地。糜:浪费。

  23、枪声隆然:枪声隆隆地响起来。隆然:象声词,形容枪声的猛烈。

  24、砦中人蜷伏不少动:村子里的人弯着身体伏在那里,一点也不动。

  25、既而敌行益迩:过了片刻,敌人走得更近。益:渐渐。迩:近。

  26、三保见敌势可乘:冯三保看见敌人的阵势有机可乘。

  27、军中发枪之号也:军中规定开枪的号令。发枪:放枪。号:号令。

  28、敌人纷堕如落叶:敌人纷纷跌下马来,象落叶一样。纷堕:纷纷掉下来。

  29、及敌枪再击:等到敌人的枪再次射击。

  30、鹜伏:象鸭子似的伏着。鹜:鸭子。

  31、盖借砦墙为蔽也:这是借砦墙来做掩护。盖:连词,文言里承接上文说明原因,常用“盖”字开头。

  32、攻一时:进攻了一些时候。一时:一会儿。

  33、戚然:忧虑的样子。

  34、小敌去:小股敌人走了。

  35、大敌来矣:大批敌人就要来了。

  36、设以炮至:假使敌人带上炮来攻打。以:拿。

  37、吾村不齑粉乎:我们全村不就变成粉末了吗?齑粉:细粉, 这里用作动词。

  38、瞿然:吃惊的样子。

  39、何以为计:即以何为计,用什么办法作计策?

  40、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英法侵略军擅长用枪炮而不善于武术。西人:指英法侵略军。长:擅长。短:缺欠。

  41、利袭远:利于远距离的攻击。袭:袭击或攻打。

  42、其何能胜:怎么能取胜?

  43、操刀挟盾:拿着刀带着盾。挟:持。

  44、猱进鸷击:象猿猴那样进攻,象鸷鸟那样攻击。猱:猿猴的一种,敏捷善攀。鸷:与鹰、雕同类的一种凶猛的鸟。

  45、或能免乎:也许能免除灾难吧?

  46、悉:全。

  47、区区:形容很少。

  48、何异以孤羊投群狼:跟把一只孤羊扔到狼群里有什么不同。何异:跟……有何差别。

  49、吾村亡无日:我们村的毁灭为时不久了。

  50、拯:救。

  51、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日:便召集谢庄所有精通武术的年轻人,告诉他们说。

  52、孰若:哪如。

  53、诸君无意则已:你们没有这个意思就算了。诸君:尊称对方之词。

  54、瞻予马首:看我的马头,意即听我指挥。瞻:看。予:我。

  55、众皆感奋:大家都被激动得振奋起来。

  56、结束:结衣柬带,整好装束。

  57、皆玄衣白刃:全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拿着雪亮的刀剑。玄;黑色。

  58、剽疾:敏捷。

  59、去村:距离村庄。

  60、阴翳蔽日:树阴浓密能遮住太阳。翳:遮蔽、阴森。

  61、伏焉:埋伏在这里。伏:埋伏。焉:兼词,相当于在这里。

  62、未几:没有多久。

  63、敌兵果舁炮至:敌人果然抬着大炮来了。舁:抬。

  64、盖:大概。

  65、敌出不意:敌人出乎意料之外。不意:未料。

  66、终弗逮:到底赶不上。终:终究。弗逮:不及。

  67、奋斫:用刀斧猛砍。

  68、所当无不披靡:所碰到的敌人没有不被击败的。披靡:溃散。

  69、远吾:远离我们。

  70、急逐弗失:赶快追击不要失掉战机。

  71、众人竭力挠之:大家尽全力截击侵略者。挠:阻挡的意思。

  72、彼此错杂:敌我交错混杂在一起。

  73、纷纭拏斗:杂乱地相互搏斗。拏斗:搏斗。

  74、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被打死的敌人,约一百多人。

  75、仓皇遁:慌忙逃跑。

  76、遂:就,于是。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赏析

  讲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后,继续作恶,侵扰圆明园附近村庄--谢庄。谢庄村民在团练冯三保带领下组织武装打败英军侵扰,冯三保的女儿冯婉贞担心英军会用大炮报复村庄,建议冯三保指挥村里年轻猎手与英军展开近距离白刃战。遭到父亲拒绝后,冯婉贞召集全村精通武术的青年,动员他们去埋伏,偷袭前来的英军炮兵。

在冯婉贞的率领下,青年们轻装上阵,带上刀枪,埋伏在英军进兵路上的树林里。不久,英军炮兵果然前来。冯婉贞身先士卒,带领青年们与英军展开近身白刃战,经过殊死搏杀,英军伤亡一百多人,败退而去。谢庄青年在冯婉贞的带领下最终击败英军保护谢庄平安。

文章歌颂了以冯婉贞为首的谢庄村民,在反侵略斗争中机智果敢、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爱国精神。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创作背景

  “冯婉贞”这一名字,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初上海著名的报纸《申报》上。1915年3月19日《申报》的《自由谈》栏目,刊发了陆士谔的短篇武侠小说《冯婉贞》。故事本是虚构的,时值报人徐珂正在筹备编辑《清稗类钞》一书,于是将这篇小说收入其中。当时“武侠小说”这一概念在中国还没有流传开,徐珂就把它选入“战事类”中,并对原文做了少许修改,还将标题改为《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作者介绍

  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人。光绪年间(1889年)举人。后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参加南社。曾担任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时的幕僚,不久离去。1901年在上海担任了《外交报》《东方杂志》的编辑,1911年,接管《东方杂志》的“杂纂部”。与潘仕成、王晋卿、王辑塘、冒鹤亭等友好。编有《清稗类钞》《历代白话诗选》《古今词选集评》等。

标签: 马首  可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116021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