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的翻译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的走

来源: 最后更新:23-01-16 04:02:52

导读:翻译: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恭敬地拜两次并回复您的书信。“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出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报任安书》,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翻译: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恭敬地拜两次并回复您的书信。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出自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回信《报任安书》,作者在信中以激愤的心情,饱满的感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

  《报任安书》原文节选

  报任安书

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

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报任安书》节选翻译

  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太史公司马迁,恭敬地拜两次并回复您的书信,少卿足下:

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用谨慎地待人接物教导我,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好像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教诲,而是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我是不敢这样做的。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

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

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

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同您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

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给您,希望您不要责怪。

  《报任安书》节选注释

  1、太史公:太史公不是自称,也不是公职,汉代只有太史令一职,且古人写信不可能自称公。钱穆认为,《史记》原名是《太史公》。牛马走:谦词,意为像牛马一样以供奔走。走,意同“仆”。此十二字《汉书·司马迁传》无,据《文选》补,意思是司马迁为了《史记》一书像当牛做马一样活着。

  2、曩(nǎng)者:从前。

  3、望:埋怨。

  4、流俗人:世俗之人

  5、罢驽:比喻才能低下。罢,同“疲”。驽,劣马。

  6、侧闻:从旁听说。犹言“伏闻”,自谦之词。

  7、身残处秽:指因受宫刑而身体残缺,兼与宦官贱役杂处。

  8、钟子期、伯牙:春秋时楚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知音。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篇》。

  9、随、和:随侯之珠和和氏之璧,是战国时的珍贵宝物。

  10、由、夷:许由和伯夷,两人都是西周早期被推为品德高尚的人。

  11、点:玷污。

  12、会东从上来:太始四年(前93年)三月,汉武帝东巡泰山,四月,又到海边的不其山,五月间返回长安。司马迁从驾而行。

  13、卒卒:同“猝猝”,匆匆忙忙的样子。

  14、季冬: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汉律,每年十二月处决囚犯。

  15、薄:同“迫”。雍:地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设有祭祀五帝的神坛五畤。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的翻译

  《报任安书》赏析

  这封书信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反映了司马迁的光辉性格和封建统治者的一些恶劣行为;第二,反映了封建刑狱制度的黑暗、残酷;第三,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第四,揭露封建帝王对待史官的态度和自己写作《史记》的情况。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前后照应;说理和叙事融为一体,清晰透辟;语言丰富而生动,句子或长或短,以排比、对偶句穿插其间,使文章更富于感情色彩。文章发语酸楚沉痛,笔端饱含感情,不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报任安书》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回信。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曾经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叫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司马迁给他回了这封信。

  《报任安书》作者介绍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司马谈之子。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

  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标签: 公牛  太史  司马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1199997.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