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2022秋季全国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小结

来源: 最后更新:22-10-27 08:26:19

导读:此次全国消防安全公开课由消防救援局主办,海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承办,通过闯关竞技、消防实验、情景模拟、现场互动等形式,针对青少年群体普及家庭社区、学校消防知识和逃生技能,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讲解台风、地震、溺水等安全防范常识。

  2022秋季全国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小结

  参考范文一

  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然而安全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欢乐时,我们要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多一份安全思想,少一份事故危机。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意外和不幸,因此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同时安全责任重大,因此我们都要严于律己,切实履行安全职责,保障安全。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生,我们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在我们顶岗实习可以进一步为同学们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同学们预防火灾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提高防范能力,要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技能。

  生命如同鲜花一样娇艳绽放着生命,美丽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生的花季只有一次,青春的火焰也只绽放一次,怎能不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呢?因此我们要以安全为首,敲响安全的警钟,奏响生命的乐章,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

  参考范文二

  在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作的便是拨打火警电话。如果火势严重,身上着火了,来不及脱衣,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人包裹起来,就能使火扑灭;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或者帮助将烧着的衣服撕下。遇到火灾,有的人不知道周围失火,来不及迅速撤离火场。遇到这种情况,站着向外呼救,声音被烟火阻挡,外面的人是听不到的。怎么办呢?必须卧在地上呼吸,因为火势顺着空气上升,在低矮的地方,可燃物已经燃尽或还没有烧着,呼救的声音从这些空隙里传出去,就能及时得到外界的营救。

  当眼前有火灾发生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拨打消防电话,注意说明地址及火灾范围,如果火情较小且身边有消防器具可以提前灭火。

  通过这次直播,我知道了发生火灾时,我们首先不慌张,要镇定,第一时间拨打报警电话,迅速找到安全出口。如果烟雾很浓,应该用毛巾或手帕沾湿捂住嘴鼻,防止被滚滚浓烟呛着。如果火很大,应该低着身子匍匐前进,防止被大火烫伤。

  参考范文三

  今天下午观看了全国中小学消防公开课的网络直播,从未遇到过火灾危险的我心里颇不以为然,漫不经心地打开网络直播,然而当我看到课程一开始播放的短片中的几个火灾现场的时候,一下就让我深深地领会了什么是水火无情......现场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还有嘈杂的声音,无一不让我心里觉得害怕恐慌。发生火灾真的是如此可怕,除了财产的损失,还会有生命的逝去.......于是紧接着消防警官和主持人给我们介绍消防知识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就认真去听了。

  消防警官用略微轻松的语气介绍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假如遇到火灾发生该如何正确自救自助离开火灾现场或者等待救援时,我知道了如果真的遇到火灾发生不要紧张,用消防警官教给我们的方法正确自救自助才能帮助自己化险为夷。消防警官用严肃谨慎的语气介绍平时要注意细节,及时发现解除火灾隐患时,我知道了原来平时有不少行为和习惯都会成为火灾发生的隐患,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以后一定得注意,及时发现解除火灾隐患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范文四

  消防安全和我们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不注重消防安全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通过这次对消防知识的学习与了解,让我对消防知识也更加了解。也有了自己的感想。

  安全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基础。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忽视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要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提高对消防的重视程度。

  我们应该加强消防常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火灾,是可怕的灾难。一场大火,常常造成家毁人亡的悲剧。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消防知识的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平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防范的意识,防止灾害的发生。

  通过安全教育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

标签: 火灾  生命  发生  警官  消防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jiaoyu/95234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