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惠州特色小吃吃点啥(广东惠州有什么特色美食小吃)

来源: 最后更新:22-06-23 03:33:40

导读:吃惯了平日的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是不是想来点我们惠州当地的特色小吃啊?想吃逆糍、平海鱼饼、沙糕等等等好吃的!想想都要流流口水了,先把口水擦擦先,看看小编的好介绍。

惠州当地的特色小吃数不胜数,其实只是忙碌我们平时吃惯了那些日常的快餐,有点忘记那些我们惠州独特的味道了!现在就来看看这些惠州的特色美食吧!看看能不能勾起你的回忆!

1.逆糍(捏糍)

逆糍又称捏糍,逆糍又称捏糍,逆糍是当地独有的风小吃,以糯米粉制作,蒸熟之后,里面包着些芝麻、糖什么的,口感柔软极了,不过不粘牙,口中的芝麻香很浓。手感也很不错哎,软软的,很舒服。艾角主角就是这个艾,野生的艾草煮过之后,磨制成绒状,然后加上米粉做成粉皮,用一些馅料包进去,包成角的形状就行了。甜咸品味皆可,只要蒸熟了就可以吃了。

逆糍在以前是惠州传统的节日专祭食品,最早是用于民家祭牛神用的供品。惠州俗语“十月朝,糍堆禄禄烧”就是惠州民间过“十月朝”(民间传统节日)的写照。“十月朝”是惠州传统的祭牛节,《惠州志》有记载:“十月朝,城中作粉食荐祖,乡落以粉食挂牛角以报其劳。”里面所指的“糍堆”和“粉食”其实同为一种食物,即惠州传统的风味食品糯米糍粑,惠州俗话称“逆糍”。糯米糍粑的一种,也是惠州以外其它地方不多见的一种食品,,而在惠州极为普遍,是惠州传统最有代表性的民间风味食品之一。在惠俗中,逆糍是“十月朝”祭牛的专祭食品。由于软韧兼有,极受惠州老少喜爱,所以祭日之外的一年四季,都有人家制作出卖,成为一种常年可见的风味食品。

2.沙糕板

沙糕粄是广东省惠州市汉族糕类特产之一,主要原料为粘米粉、糯米粉、糖等。民谣唱道:“沙糕板,卖死(怎么卖)无转本(赚不回本钱),头拿(头)顶到损,脚趾仔行到短。”

沙糕一般是沿街叫卖,这种糕是放在有纱布的木板隔里蒸熟的,所以买的时候把纱布掀开,用铲子铲起一块块的,两寸左右的方块,现在看到的好像挺少。在一些民间习俗里挺容易见到这种沙糕,像结婚、生小孩等都会看到有人送这种糕点。

3.阿嬷叫

阿嬷叫为惠州传统的油炸类风味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惠州密集的老城区小巷口,常见简单的炉灶支起油锅,以白萝卜丝、虾米、肉粒,和以调好味料的面粉浆,用小网篓舀放进沸油锅中慢火煎炸,成小碗状,外酥内软,有萝卜的清香而不油腻,喷香可口。相传这种风味的起名与老太太有关。惠州人称祖母为“阿嬷”。当年,惠州刚出现阿嬷叫时,油炸香味浓郁,连掉光牙齿的老太太也被香味吸引过来,因此便起名“阿嬷叫”。

4.惠东平海鱼饼

平海鱼饼风味独特,不仅是平海人过年过节或婚庆喜宴的必备食品,而且还成了平日里一道让人吃不停嘴的佳肴。平海鱼饼香飘惠东县内外,深受当地人和外地人的欢迎。

在平海的市场和街道,都看到了平海鱼饼的身影。卖鱼饼的档口生意可观,一些当地人一次性买走七八块鱼饼。当地人介绍,鱼饼可以直接吃,入口爽脆、味道鲜美,也可以用来炒菜和煮汤。鱼饼可以配多种菜式,适合切片或切丝炒肉、炒酸菜、炒豆芽等,煮汤则用做鱼饼紫菜汤,风味独特。

在平海,有许多人制作鱼饼在市场上售卖。为探访制作工艺,采访小组来到平海镇佛岭村一户鱼饼家庭作坊。户主人邱乾和四名亲戚在自家院子里忙着杀鱼制作鱼饼。

5.惠东平海古城薄饼

惠州市惠东古城平海镇,最受欢迎的小吃要数古城薄饼了。古城薄饼极具特色的是饼皮薄,薄如蝉翼的面皮,包着可口的馅料,香脆可口,饼皮与馅料结合在一起,带有韧劲。相传,古城薄饼最初从北方传过来,在明朝时就相当盛行。

古城薄饼馅料丰富、选择多样、有甜有咸。甜的里面放红糖、椰蓉、花生、肉松、“油角”等,也有以各种水果为馅的,十分香甜可口。咸的则以鸡肉、火腿、豆芽或青瓜为底料,口感也非常不错。

“匀手霜雪白,熨贴火炉红。薄本裁圆月,柔和卷细筒。纷藏丝缕缕,才嚼味融融。”如今,古城薄饼天天制作,日日叫卖,且边做边卖,极有特色,不论吃法、制作、原料、用馅、工具乃至燃料都与众不同,堪称“独树一帜”。

标签: 惠州  薄饼  古城  风味  海鱼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meishi/31039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