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是什么导致了“猪周期”的失灵

来源: 最后更新:22-05-07 02:32:27

导读:市场分析:超过预期的下跌失灵的猪周期 凡生猪产业产业的行内人士都知道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猪周期,但这个猪周期却在2013年失灵了。2013年不仅期望中的年底回升新周期没有开始,连正常的春节上涨行情也被打破,春节前后生猪产业价格不涨反跌,让人大跌眼镜。 是

  超过预期的下跌——失灵的“猪周期”

  凡生猪产业产业的行内人士都知道“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猪周期”,但这个“猪周期”却在2013年失灵了。2013年不仅期望中的年底回升新周期没有开始,连正常的春节上涨行情也被打破,春节前后生猪产业价格不涨反跌,让人大跌眼镜。

  是什么导致了“猪周期”的失灵,各方说辞很多,但归结起来是三条理由:

  一是产能过剩了,2013年中国生猪产业出栏达到历史纪录的71557万头,比价格低迷的2012年又增长了2.5%

  二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和光盘行动等民间食品节约行动开展,餐饮业肉食消费下降

  三是进口冻猪肉的冲击;四是成本居高不下,猪肉价格下跌,而养殖成本并不下降,人工成本还在涨。

  在上述四大因素中,实质上产能过剩最为根本,出栏的增加说明在2013年确实有大量资本瞄准了新一轮的“猪周期”而逆市投资,结果导致“猪周期”不幸失灵,无法从底谷抬起;至于餐饮业消费因公款消费下降也有些牵强,公款消费更多的恐怕不是普通的猪肉,而且猪肉价格下跌了,可能普通居民消费还增加了;进口猪肉则总量实在有限,价格暂时还缺乏竞争力,冲击能力有限;而成本的问题只是在去年的肉价下跌中相对突出了,特别是人工成本的上升是所有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猪周期”确实失灵了,生猪产业产业的新时代来临了,是进一步在“资本+规模”的传统方式下继续搏杀,催生若干大型寡头企业,最终在垄断中实现市场的相对平衡;还是加快转变单一的工业化思维,发展模式多样的生猪产业产业形态,各方也在争论之中。

  但基本可以肯定,“猪周期”的失灵依然挡不住前仆后继的脚步,投资生猪产业产业依然一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壮观场景,因为生猪产业产业最适合资本投资,而且越大似乎越好。

  也就是在普遍亏损的不利局面下,广东温氏集团宣布2013年生猪产业出栏规模突破1000万头大关,继续领衔规模养殖企业,占全国出栏总量的1.4%。

  中粮集团也于2013年9月宣布斥资36 亿元,建设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生猪产业基地,200万头生猪产业只是起步的规模,将来要扩大至500万头。

标签: 是什么  导致  猪周期  失灵  超过  预期  下跌  周期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37660.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