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王中┃我们究竟要不要转行?

来源: 最后更新:22-05-10 10:04:32

导读:养猪名人:最近很多人转行了,这一点,朋友圈里可以看得到。更多的人这时候正在思考要不要转行。这几天,每天都有两三位朋友私信问我这个问题,这还真就是三句两句说不清楚的问题,所以,在此撰文一并回答。

  最近许多人转行了,这一点,朋友圈里可以看得到。更多的人这时候正在思索要不要转行。这几天,每天都有两三位朋友颂渑问我这个问题,这还真就是三句两句说不清晰的问题,所以,在此撰文一并归答。

  要不要转行,那就得系统的分析行业的未来,和自己的资源、能力,到底是留下好,还是改行好。

  一、小飞到底影响到了什么?

  许多要转行的人主要是从事和猪有关的产业和岗位,他们首当其中,最先受到冲击。在饲料行业,过去每年约有8000万吨的商品饲料,占饲料总销量2亿吨的比例约40%。但现在因为“小飞”的影响,大致减少到了惟独不到3000万吨的容量,非瘟这把刀,向来砍堤滂求量的脚脖子,这种情况几十年不遇。所以,从业者一时慌张失措也是情理之中,因为这一切来得太忽然。

  其实兽药也是一样:过去猪上的动保占了大头,现在因为非瘟的威胁,许多产品索性不用了。现在能卖得动的,约摸也就是一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产品了。

  应该说,除了卖洗、消、烘、运、防等产品的,大部分都很痛苦。甚至有许多工厂和业务员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因为当地约摸没多少猪了,就是有,你也不无法去拜访。所以,这样的大环境下开辟新业务,基本不现实。

  所以,影响最大的类辞首先是猪饲料、猪动保产品和猪场环保产品;影响最大的群体则是猪饲料企业、业务员、经销商。固然,养猪人更是苦不堪言。正应验了那句话: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整个行业,损失正从下游向上游传递。

  但若是简单的以为这次非瘟疫情只是影响和猪有关的产业,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设备在、人在,所以,这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会释放,释放到何处?禽、水产、反刍。所以,许多企业和个人会在这些领域再折腾一下,失败了才会退出。对这些领域岂不是一次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的后果还在酝酿当中。

  二、要考虑此消彼长

  大家要知道,人是食肉动物,猪肉吃的少了,另外的消费就会多起来。所以,除了猪以外,另外的领域日子大多都不错。鸡、鸭、蛋、牛羊肉都是一路大涨。固然,水产因为大部分产品还是饱和状态,加上又是“白肉”,所以,水产方面获利有限。这有点能量守恒的逻辑。

  所以,从这个思维的角度,过去做猪产业相关的,去陷入这些肉、蛋领域,不失为一种选择。所以,最近有大量的企业转向做水产和反刍,也是无奈之举。

  但一个新的领域想进去抢一杯羹,也是要靠能力和实力的。至少想陷入水产业就没那么简单,因为水产业的特点是“以年计”。首席年,产品得到了认可,第二年才会有一定的销量,第三年才约摸有较大的增长。在水产业,进去就能抢到一大块肉,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许多企业陷入反刍,做反刍的朋友们,有没有感到很大的压力?

  固然,除了这些大宗的领域,过去大家看不上的兔子、鸽子、鹌鹑等小众领域,现在也被大企业盯上了。毕竟,蚂蚱腿也是肉啊。这时候,兄弟们不挑食。

  从此消彼长的认知去思索,另外领域固然是机会。但由于我们对那些领域不是很知道,而且既得利益者会踊跃防守、设置障碍,所以,想抢,也没那么简单,要做好思想准备。那些既得利益者也要想清晰,“外来物种”既然进来了,就不会空手而归,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了。攻城,才刚刚开始呢。

  三、是转业还是转行?

  我这里说的转业(务)是业务转向,还是在大农牧行业里,而转行,就是换一个更陌生的行业。转业,濒临的是产品问题、技术问题、专业问题和人脉问题。固然,转业的风险更小一些,转行则要大一点。俗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嘛。

  要不要转业,要考虑几个因素:

  1、现在资产重不重?

  2、是不专业(门)资产?

  3、改造的成本高不高?

  4、在本行业是不是已经是一流企业、一流人才和一流口碑?

  简单的说,就是两个问题:

  1、转型的代价大不大?是否可承受?

  2、本身优势大不大?放弃了是否损失硕大?

  例1:

  你过去是养猪的,现在非瘟下,你感觉以自己的硬件和能力很难防得住非瘟,那么,花小钱稍微改造一下去养鸭子等。那问题不大,只要你肯学,也能判断好行情,这算是机会。

  例2:

  你是个饲料厂,当地的猪损失太多,很难再维持这样一个猪料工厂,但周边养牛羊的不少,花钱改造设备,拿个允许证不是问题,也可以尝试一下。

  例3:

  要是你是个饲料厂,产品做得很好,品牌口碑也不错,周边虽然养猪损失惨重,但圈舍都很好。那就不如减员增效、维持下来了。因为养猪量迟早还会上来的,因为那些猪舍还都很好。

  例4:

  你是个经销商,当地许多的养猪人非瘟损失后,开始转型去养鸡,那经销商尽全可以找一个好的厂家潞傍做自己的经销事业。这是转业,不是转行。

  例5:

  要是你是个养猪人,规模不大,当地ZF又趁这次非瘟清理猪场,而且不批准建另外养殖场,未来就是非瘟过去了,也很难养成了,那就不如直接转行了。因为生存环境越来越差了。

  其实,辞人能赠的也就是建议,是思路,惟独你最知道自己、最知道当地,所以,真正的选择还是要靠自己。所谓的“闻大家的建议,和少数人商议,一个人做决心。”

  四、这次会带来格局的大变

  放心吧,中国人吃猪肉不约摸靠国外来解决,所以,养殖量至⒖会上来。中国人考究大乱必有大治,尤其是无肉可吃的那一天,所有勉励的措施都会出来,何况还会有高猪价的诱惑。

  但我们也必须要清晰,这次非瘟过后,养猪业的格局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幻。尤其是在可靠的非瘟疫苗没有推出和无法满意小散猪场供应的时候。

  没有疫苗,重产主要靠谁?

  1、财大气粗。他们经得起数次折腾;

  2、有能力的。经历了疫情碾压还能活下来的。而不是靠匀瑛活下来的。

  首席类,简单的说,就是有钱的和有能力的。他们是首席波重产的主要力量,也是最大、最早的受益者,直到大家都可以安全重产了才会改变。这两类企业通常规模较大,在辞人不敢重产的时候就抢占许多市场份额。

  第二类是自己没有重产能力,但还没伤筋动骨,他们在维持以静待变。一旦非瘟疫苗推出,或找到有效防控非瘟的主意后,就会迅速陷入,也能抢到一块蛋糕。

  第三类是那些中小规模猪场、家庭农场幸运躲过了这次非瘟浩劫,得以保存了实力。在猪价高的时候能够多积蓄点弹药,一旦疫情不那么严重,还有能力扩张。

  但对于那些规模小、此次疫情损失惨重,而当地ZF又想借机清理的地区,约摸也就只能退出了。

  所以,未来的养猪结构是有能力、有资本的猪场占领主导,规模不会太小。对一些较小的、硬件还不错的,约摸会成为放养的对象。所以,我以为,饲料,兽药的业务员、经销商都会随着大量散小的退出而退出。要是按照数量来说,我的判断是至少有70%的会被淘汰,这一点是很难逆转的。所以,许多人只能选择转业或转行了。

  饲料和兽药企业也一样。我判断大约会有30%的饲料企业会被淘汰,50%的兽药企业会被淘汰,而疫苗企业,预计能活下来20家。这是后非瘟时代必须面对的景象。

  其实,一个行业优胜劣汰是竞争和长进的主线,这次非瘟只是直接冲击到了猪产业,影响到寥玟它肉蛋产业。它实际上加速了行业的洗牌。啥啼洗牌?老的市场格局被打破,曾经占硕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失去优势,整个市场会重新分配。简单的说,就是重新开局。

标签: 王中  转行  养猪  养猪名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5284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