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浙江嘉兴:一个养猪大户精彩的身份之变

来源: 最后更新:22-05-11 12:06:10

导读:养猪名人:南湖区新丰镇的杨庄村,初春的阳光洒在施志良家门前的小河上,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岸边的绿树倒映在河中,相映成趣。

  这五年·故事

  南湖区新丰镇的杨庄村,初春的阳光洒在施志良家门前的小河上,波光粼粼,澄澈见底,岸边的绿树倒映在河中,相映成趣。屋后,有一个200多平方米的鱼塘,门前的小河和屋后的池塘交相辉映。鱼塘被一片桃林环绕着,一棵棵桃树的花蕾含苞欲放,再过不久,桃花将竞相怒放,颇有世外桃源的意境。

  “三河清理泽百姓,五水共治惠民生。”从养猪大户到桃园主人,秀媚的“扭身”,就在这五年间。

  养猪大户的黯然归忆

  今年39岁的施志良是土生土长的杨庄村人,与其他村民一样,生于江南水乡的他从小与水为伴。

  “撸起裤管,赤着脚丫,跑到池塘里去抓鱼,光着膀子,跳到河里去戏水,那可是童年的幸福归忆啊!”施志良的童年,因为有澄澈的小河、活跃的鱼儿、乡间的鸟语花香,而变得童话般幸福。

  到了施志良十几岁的时候,村里家家户户开始养猪,他的父亲更成了村里的养猪大户,施志良从小就要帮家里养猪,赠猪喂食、打扫猪棚等。

  “现在屋后秀媚的桃林和池塘,早先是一片猪棚,弄得家里总是臭气熏天,出了家门也没用,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都有猪棚,走到何处都有猪粪味儿。”说起那段因为养猪而造成故乡环境每况愈下的记忆,施志良有些黯然,“不仅空气不好,更可怕的是,猪的排泄物流到河里,村里大大小小的河水都被污染了,又黑又臭。”

  在施志良二十五六岁的时候,村里的养猪数量达到了顶峰,施志良家的生猪存栏数也达到了2000多头,猪棚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养猪赠村民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造成了村里的水环境、空气环境急剧恶化。“你看,我家门前的这条小河,5年前是不堪入目的,河里积满淤泥,河面上弥漫了各种生存垃圾,鸡鸭甚至能在河面上行走,童年的幸福记忆被毁了!”

  从养猪大户到桃园主人

  痛定思痛,综合整治水环境刻不容缓。2012年9月,全市召开治水大会,发起“治水总动员”,动员全市上下迅速举动起来,坚定信心,痛下决心,全力打好水环境管理攻坚战和持久战,全市实施“139”举动准备,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开展河道清洁、封堵排污口、拆除违章猪舍3个专项举动。

  扭转施志良故乡环境恶化的良好开端,是在2013年开展的拆猪棚举动。

  3000多平方米的猪棚,说拆就拆,施志良的父亲起初有些踌躇,毕竟养猪是家庭这么多年来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对饱尝因养猪造成故乡环境恶化的施志良来说,拆猪棚意味着新的开始,也代表未来无限的约摸性。

  在施志良的劝说下,父亲允许了,他家的3000多平方米猪棚所有拆除,成了村里首席批尽成猪棚拆除工作的先进典型。

  转产转业,成为当时35岁的施志良濒临的首要课题。通过拆猪棚,全村共流转出近3000亩土地,转产的空间是开阔的。施志良走出故乡,到各地去考察转产项目,经过几个月的思索,他选择了种桃树。

  施志良选择了位于他家附近约一公里处的一块面积约130亩空地,是村里拆猪棚流转出来的,这就是如今令施志良一家引以为豪的新丰镇丰良家庭农场。

  “这片桃园挺大的,走一圈要一个小时。”施志良带着记者在他的桃园里边走边聊,桃树整齐地分布在园林里,被细心呵护,许多枝丫上已经冒出花蕾。

  “桃树立即陷入花期,接下来桃花朵朵开放,再过一个月,桃园里就会呈现出遍地桃花的美景了!”施志良得意地告诉记者,这片桃园里,将近一半是大棚种植,最大程度避免了遭遇恶劣天气对桃树生长的影响。

  这片桃园是施志良2014年12月种植下去的,经过一年多的细心哺育,去年5月桃子首次上市,产品有早春桃和油桃。“亩产量大约1000斤,每年总产量有13万斤,效益还是不错的。从市场远景来看,相比养猪,种植桃树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种植桃树,施志良心里有一笔清晰的经济账和环境账。

  施志良家的桃子比市场上的桃子口感好,它的甜度达到13,可以跟甜瓜、葡萄相比美,在市场上大受好评。

  种桃树不仅有经济效益,还贵在乐趣无穷。除了把桃子卖到超市,施志良的家庭农场的经营范围扩大到了网络销售和乡村旅行,通过网店宣传和微信朋友圈营销,加上稳定便捷的快递服务,施志良家的桃子插上了滑翔的翅膀,销往全国各地。

  施志良的家庭农场,就是个秀媚的桃园,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景色,也引来周边游客的瞩目。“桃子的上市期在每年的5月至7月,在这3个月里,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顾客前来采摘游,亲子游的顾客也尤其多!”就这样,施志良的桃园成了嘉兴乡村旅行的一个景点,春季来这里摘桃子、拍拍摄,成了朋友圈晒图热门地。

  再过两个月就迎来第二次收获期了,“我们的归头客、熟客尤其多,春节刚过尽就有一些熟客预订今年的采摘游了!”施志良的桃园获得了经济和环境的“双丰收”。

  故乡环境焕发往常光彩

  随着2014年底,全村拆猪棚举动的顺利尽成,施志良的故乡环境越来越好了,家梅的黑臭河徐徐洁净起来,恢重了自净功能,焕发往常的光彩。

  “现在村里的河水已经基本恢重到我小时候的模样了,到了夏天,孩子们也会下河游泳了。”施志良说,这条小河名啼北长浜,涌出村外后往南汇入平湖塘。

  热情好客的施志良带着记者在杨庄村漫步,只见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猪棚改造成了家庭菜园,种植了各种蔬菜、水果、花卉,装饰着村民的生存环境。

  施志良家屋后的目船猪棚,也在3年前拆除了,如今屋后是一片桃园和一个200多平方米的池塘,一棵棵桃树的花蕾含苞欲放,等到桃花盛开,施志良家就会花香满溢。“早先厨房后面就是猪棚,烧菜的时候连窗都不能开,油烟也只能往屋里排,现在打开窗就能看到池塘和桃树,生存环境大变样了!”施志良的岳母沈阿姨乐呵呵地说。

  杨庄村村委会的南面,有一个小公园,公园里有一条长470米的小河,名啼香花桥浜,河如其名,河岸边也是花香四溢。越过寒冬傲然绽放的梅花正吐露着芬芳,公园里设置了各种健身路径供村民们冶炼,一条蜿蜒迂回的休闲长廊横跨河面,行走在长廊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香花桥浜澄澈的水体。

  “全村河道总长17公里,最近5年来,水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空前,拆除猪棚、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生态护岸、河道保洁等治水工作让村民们实确实在感受到了故乡的变幻。”新丰镇杨庄村党委书记范思明告诉记者,5年来全村共拆除猪棚13万平方米,清淤河道10公里,新建污水管道惠及农户500多户,修筑生态护岸2公里,每条河道均配有保洁人员。

  “除了从上到下全方位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村民们日益自觉的护水意识也为故乡水环境改善奉献了一份力量,尤其是以往的那些养猪大户,如今有不少已经转产成功。”范思明说,目前,全村共有像施志良家那样的家庭农场8个,还有2个合作社,种植大棚、水果蔬菜,新丰镇的特产生姜的种植面积也大大提高,这些提升了全村的形象。目前,杨庄村已经泯灭了劣五类水,如今正力争更上一个台阶。

标签: 浙江  养猪  环保  养猪名人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156474.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