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中国农科院:检测动物瘦肉精新技术(动物组织中瘦肉精的检测实验报告)

来源: 最后更新:22-07-05 01:09:17

导读:养猪行情: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军民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在承担行业专项反刍动物-受体激动剂代谢残留规律及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任务的研究中取得新展。 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颜色的牛毛发作为检测靶标,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肉牛在饲养过程中是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军民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在承担行业专项“反刍动物β-受体激动剂代谢残留规律及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任务的研究中取得新展。

  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颜色的牛毛发作为检测靶标,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肉牛在饲养过程中是否违法使用“瘦肉精”,解决了目前反刍动物的监管基础数据缺乏的问题。

  据悉,各国明确禁止β-受体激动剂(俗称“瘦肉精”)在动物生产中使用,但“瘦肉精”(例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仍有发生。

  在政府部门监管过程中,通常将尿液和血液样品作为监管靶标,但对于反刍动物(牛、羊)来说,尿液和血液样品不易获得。

  研究发现,毛发作为另外一种活体样品,采样更为方便,样品容易保存,且毛发代谢慢,残留时间长。

  盐酸克伦特罗在毛发中的残留量与毛发颜色和剂量都有相关性,颜色越深或剂量越高,残留量越高;盐酸克伦特罗在肉牛白色毛发中的残留时间能达到70天,而在红色毛发中残留的时间更长。

  与盐酸克伦特罗相比,莱克多巴胺在毛发中的蓄积能力较弱,但连续给牛投喂莱克多巴胺5天后,再停药14天,血浆中莱克多巴胺含量低于检测限,每千克尿液中含量仅为8.3微克,而每千克黑、白毛发中的残留量则分别高达226.7微克、165.6微克。

  研究结果表明反刍动物毛发可以作为“瘦肉精”监管的有效靶标组织。

  同时,该研究对现有的毛发检测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液氮研磨提高了毛发样品取样的均一性,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执法部门在监管“瘦肉精”在反刍动物中的非法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标签: 中国  农科院  检测  动物  瘦肉  新技术  近日  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36453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