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猪丹毒的鉴别及诊断(猪丹毒的临床症状与诊断)

来源: 最后更新:22-07-14 10:03:26

导读:猪病诊断:猪丹毒的鉴别及诊断 根据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多发生于夏季;急性败血性病猪体温42℃以上,死亡较突然;全身淋巴结肿胀,呈弥漫性紫红色;肾肿大,暗红色;脾肿大,樱桃红色;疹块型丹毒皮肤出现典型疹块;慢性丹毒的皮肤大块坏死、四肢强拘、关节肿胀、疼痛

  猪丹毒的鉴别及诊断

  根据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多发生于夏季;急性败血性病猪体温42℃以上,死亡较突然;全身淋巴结肿胀,呈弥漫性紫红色;肾肿大,暗红色;脾肿大,樱桃红色;疹块型丹毒皮肤出现典型疹块;慢性丹毒的皮肤大块坏死、四肢强拘、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心瓣膜处见有溃疡性或花椰菜样的赘生物,四肢关节的慢性炎症等特征,一般可做出诊断。确诊进行细菌检查。

  急性型:又称为败血型,个别健壮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2°C以上,病猪则表现食欲停止,有时呕吐或干呕、寒战,行走僵直、跛行,常躺卧不愿走动。病初便秘,随后下痢,有的混有血液。哺乳仔猪或刚断奶的小猪发病时,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病程2~3,随即死亡。

  肠粘膜发生炎性水肿,胃底、幽门部严重,小肠、十二指肠、回肠粘膜上有小出血点,体表皮肤出现红斑,淋巴结肿大、充血,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或紫红色,质松软,包膜紧张,边缘纯圆,切面外翻,脾小梁和滤胞的结构模糊。肾脏表面、切面可见针尖状出血点,肿大。心包积水,心肌炎症变化,肝充血,红棕色。肺充血肿大。

  亚急性型(疹块型):病猪出现典型的猪丹毒症状。皮肤上出现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红斑,指压后褪色。当小猪患猪丹毒病时,常有抽搐神经症状皮肤表面出现疹块是其特征症状,俗称"打火印"或"鬼打印",生产中很少见此类病例。病程1~2周。

  以皮肤疹块为特殊变化。

  慢性型:这种类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的,常发生在老疫区,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大,呈跛行。出现慢性心内膜炎,消瘦,贫血心跳快,常因心肌麻痹而突然死亡。

  溃疡性心内膜炎,增生,二尖瓣上有灰白色菜花赘生物,瓣膜变厚,肺充血,肾梗塞,关节肿

  其特征是除具有一般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外,同时皮肤还出现丹毒性红斑,各天然孔黏膜瘀血,鼻、唇、耳及腿内侧等处皮肤和可视黏膜呈不同程度的紫红色,全身淋巴结发红肿大,切面多汁,呈浆液性出血性炎症;肝充血;心内膜小点状出血;肺充血,水肿;脾脏充血显著肿大,呈樱红色。被膜紧张,边缘钝圆,质地柔软,切面隆起,特别在脾头和脾尾的切面,脾白髓和小梁结构模糊,用刀背可刮下多量脾髓,变换切面角度,在明暗交替的瞬间,可发现比原有脾切面颜色为深的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边缘较整齐的小圆圈,其中心脾白髓,称为“白髓周围红晕”。消化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胃底及幽门部尤其重要,黏膜发生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及空肠前部发生出血性炎症。眼观肾肿大、柔软,在表面和切面常见针尖大或粟粒大的出血点。整个肾呈弥漫性暗红色,俗称“大红肾”。

标签: 猪丹  鉴别  诊断  根据  本病  主要  侵害  猪病诊断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39462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