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黄颡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详细如下(黄颡鱼生长环境)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4 09:01:14

导读:1、分布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2、食物习性:以肉食性为中心,食物有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3、摄食习性:体长2~4厘米时主要摄取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

1、分布广泛: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2、食物习性:以肉食性为中心,食物有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3、摄食习性:体长2~4厘米时主要摄取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厘米时主要摄取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4、是温水性鱼,生存温度为0~38℃。5、生长缓慢。6、护幼习性。

一、分布广泛

黄颡鱼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南方地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多生活在水库、河流、湖泊、池塘静水或缓流处,静水或河流缓流中也能生活在底层,白天生活在湖水底层,夜间游到水上层寻找食物,在不良环境下也能生存,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二、食物习性

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中心的杂食性鱼类,但食性随环境、季节等变化而变化,寻找食物的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蚊子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会捕鱼蛙类,春、夏两季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

三、摄食习性

黄颡鱼的规格食性也不同,体长2~4厘米时主要摄取桡足类和枝角类,体长5~8厘米时主要摄取浮游动物和水生昆虫,超过8厘米时主要摄取软体动物(特别喜欢蚯蚓)和小鱼,寒冷季节食物中小鱼多,底栖动物少,相反小鱼多,底栖动物多。

四、温水鱼类

黄颡鱼是温水性鱼,生存温度为0~38℃,最佳生长温度为25~28℃,pH值范围为6.0~9.0,最佳pH值为7.0~8.4,耐低氧能力一般,水中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正常,2毫克/升以下出现浮头,低于1毫克/升时会窒息死亡。

五、生长缓慢

黄颡鱼生长速度慢,常见体重200~300克,自然水域1龄鱼生长56毫米,体重5.7克,2龄鱼生长98.3毫米,体重20.6克,3龄鱼生长135.5毫米,体重36.1克,4龄鱼生长160.1毫米、体重58.2克,5龄鱼可长到177.7毫克、体重81.3克,雄鱼一般较雌鱼大。

六、护幼习性

黄颡鱼有筑巢产卵保护后代的习性,产卵时亲鱼选择具有水草砂泥质的浅滩建造鱼巢,有几个在一起的,也有几十个成群的,产卵受精于穴内,雄鱼在穴口保护鱼卵孵化,通常保护到小鱼自己游动(7~8天),在这段时间雄鱼几乎不摄食,雌鱼产完卵后离巢觅食。

标签: 标签  生活习性  简介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497478.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