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鲶鱼的生活习性及特点(鲶鱼的生活环境及特点)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5 03:46:37

导读:1、底栖性鱼类: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2、肉食性鱼类:鲶鱼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3、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昼伏夜出,视觉功能显著退化,眼球也变得很小。4、适应性超强:鲶鱼

1、底栖性鱼类: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2、肉食性鱼类:鲶鱼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3、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昼伏夜出,视觉功能显著退化,眼球也变得很小。4、适应性超强:鲶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5、护卵性鱼类:鲶鱼生长较快,性成熟早,通常一龄即成熟。

一、底栖性鱼类

1、鲶鱼是底层鱼类,分布广泛,在我国珠江、闽江、长江、淮河、黄河、辽河、松花江等水系和众多的湖泊、野塘、水库等均有分布。

2、喜欢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石隙、深坑、树根底部的土洞或石洞以及流速缓慢的水域,多伏于阴暗的底层或成片的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下面。

二、肉食性鱼类

1、鲶鱼是肉食性鱼类,性凶猛,捕食对象多为小型鱼类如餐条、鲫鱼、鰕虎鱼、麦穗鱼、鲤鱼、泥鳅、虾类和水生昆虫等,也捕食青蛙和在水草上栖落的蜻蜓、蚂蚱、蝴蝶等昆虫。

2、有时也吞食去水边喝水的野鼠等小兽,如多瑙河鲇的大型种类会袭击小型的水鸟或老鼠,进食以吞食为主,牙齿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物逃脱。

三、夜行性鱼类

1、鲶鱼是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昼伏夜出,视觉功能显著退化,眼球也变得很小。

2、白天静静地藏在河底的草丛、石块下、树根下或深水底,到了夜晚觅食活动频繁,全凭嗅觉和两对触须(鲶鱼利用此须能辨别出味道)猎食,很贪食,天气越热食量越大,在江河涨水时、下雨天或注入新水时异常活跃。

四、适应性超强

1、鲶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寿命可达70多年,在自然水域里生长了10年左右的老鲶鱼非常普遍。

2、适宜生活在水温20-25℃水域,有逆流而上的习惯,通常单独觅食,不合群。

3、春天气温回升后开始活动、觅食,立秋前后食欲最旺,冬季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同时摄食程度亦减弱,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去侵动一般不游动。

五、护卵性鱼类

1、鲶鱼生长较快,性成熟早,通常一龄即成熟,产卵期长江一带为4-6月,越往南越早,越往北越晚。

2、产卵时成群追逐,雄性鲶鱼把雌鲶鱼产的卵含在嘴里以此孵出小鲶鱼,在这段时期雄鲶鱼不能进食。

3、幼鱼以浮游动物、软体动物为食,到500克左右的幼鱼便大量吞食鲫鱼、鲤鱼等,最大个体可达40千克以上。

标签: 鲶鱼  标签  生活习性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498331.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