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它们主要吃什么 蟋蟀和蝈蝈的区别是什么

来源: 最后更新:22-08-18 07:44:50

导读:1、科属区别:蟋蟀为蟋蟀科昆虫;蝈蝈为螽斯科昆虫。2、别称区别:蟋蟀别称促织、蛐蛐、夜鸣虫、土蜇等;蝈蝈别称蹩踪聒聒、螽斯、螽斯儿、油葫芦等。3、形态区别:蟋蟀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蝈

1、科属区别:蟋蟀为蟋蟀科昆虫;蝈蝈为螽斯科昆虫。2、别称区别:蟋蟀别称促织、蛐蛐、夜鸣虫、土蜇等;蝈蝈别称蹩踪聒聒、螽斯、螽斯儿、油葫芦等。3、形态区别:蟋蟀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蝈蝈全身鲜绿或黄绿色,头部较大。4、食性区别:蟋蟀以嫩芽、嫩叶及根为食;蝈蝈则属于杂食类。

一、蟋蟀和蝈蝈的科属区别

1、蟋蟀

蟋蟀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长角亚目、蟋蟀科昆虫。

2、蝈蝈

蝈蝈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长角亚目、螽斯科昆虫。

二、蟋蟀和蝈蝈的别称区别

1、蟋蟀

蟋蟀又称促织、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等,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称呼。

2、蝈蝈

蝈蝈又称蹩踪聒聒、螽斯、螽斯儿、油子、油葫芦(河南漯河与平顶山交界处,苏北徐州地区)、叫应(北京西部张家口至山西)、土喳子(四川南充)、蚤蚂(四川达州、四川渠县)、土狗子(湖南衡阳)、乖子(鲁北地区)等。

三、蟋蟀和蝈蝈的形态区别

1、蟋蟀

蟋蟀多为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些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各足跗节3对,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常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暴露在外面。雄性和雌性腹部都有一对尾毛,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一对。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露,翅膀小。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构成。

2、蝈蝈

蝈蝈雄虫体长35~41毫米,雌虫体长40~50毫米。全身呈鲜绿或黄绿色,头大,颜面近平直。触角棕色,丝状,长度超过身体。复眼椭圆形,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后胸,呈盾形,前翅各脉为褐色。雄虫翅短,有发音器,雌虫只有翅芽,腹末有马刀形产卵管,长约为前胸背板的2.5倍。前足腔节基部具听器,3对足的腿节下缘有黑色短刺,呈锯齿状。后足发达,善跳跃,脚节上经常有褐色的走晕纹。

四、蟋蟀和蝈蝈的食性区别

1、蟋蟀

在野外生活的蟋蟀一般以嫩芽、嫩叶和根为食。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被蟋蟀破坏的花生苗达11%~30%,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2、蝈蝈

蝈蝈的食源丰富,有植物类、昆虫类和杂食类,食肉性比食植性强。天然蝈蝈主要以捕食昆虫和田间害虫为生,是田间的卫士,是捕捉害虫的能手。

标签: 蝈蝈  蟋蟀  吃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510294.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