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水稻的需肥特点是什么,无公害施肥技术总结

来源: 最后更新:22-08-29 04:28:21

导读:农业知识:水稻要想正常生长,就必须了解其需肥特性。在了解水稻施肥要点后,要掌握水稻无公害施肥技术,才能更好地种植水稻。 水稻需肥特性研究 水稻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吸收碳、氢、氧、氯、磷、钾、钙、镁、硫、锌、硼、锰、铜、铁、钼、氯等16种营养元素。 不同生育

水稻要想正常生长,就必须了解其需肥特性。在了解水稻施肥要点后,要掌握水稻无公害施肥技术,才能更好地种植水稻。

水稻需肥特性研究

水稻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吸收碳、氢、氧、氯、磷、钾、钙、镁、硫、锌、硼、锰、铜、铁、钼、氯等16种营养元素。

不同生育期水稻对养分的吸收量不同。南方稻(早稻和晚稻)的氮素吸收在结实期占总吸收量的2.3%~35.5%,长穗期占48.6%~58.7%,结实期占15.9%~19.0%;根管期吸磷量为15.9%~18.7%,长穗期吸磷量为47.4%~57.0%,结实期吸磷量为24.3%~36.7%;根管期钾吸收量为20.5%~22.9%,长穗期为51.8%~61.9%,结实期为16.2%~27.7%。东北早稻根管期、长穗期和结实期氮素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的79.4%、11.02%和95.8%;根管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磷吸收率分别为41.26%、26.26%和32.48%;钾素吸收量在根管期为40.96%,长穗期为59.04%,在结实期不再吸收。

华北和华南不同水稻土的施肥比例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南方土壤酸性较强,磷含量高,缺钾;我国北方大部分稻田呈碱性,缺磷,施磷肥后易被土壤固定,但钾相对丰富。因此,氯、磷、钾的合理配比为1:(0.3-0.5):(0.7-1.0),平均为1:0.4:0.9;华北地区施肥与养分分配比例为1:0.5:0.5。

化肥在水稻生产中的作用

化肥又称无机肥或无机肥,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养分、促进生长、增产、改善品质的化学物质。大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主要元素,如氮、磷、钾、硅、硫、钙、镁等。还需要少量的微量营养素,如铁、锰、锌、钼、铜等。为水稻生长提供所有这些营养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只能施肥来补充营养不足。例如,根据“n”示踪测量,从移栽到最高渠化期的氮素吸收有31%来自土壤氮素,69%来自肥料。如果移栽后不能及时追施绿肥和分荣渠,就不能保证渠道的有效分割。因此,化肥在水稻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功能是:合理补充土壤中缺乏的营养元素,积累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大幅度提高产量;不同时期施用化肥可增强水稻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稻米品质和商品价值。

水稻无公害施肥技术

一般来说,水稻的施肥量可以根据目标产量来确定。对于中低产稻田,为了节省劳动力,农民通常一次施用足够的基肥而不追肥。对于高产水田,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后,施肥的一般原则是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施足量基肥,一般施面肥,早施追肥。但由于品种不同,施肥方法也不同。

对于生育期较短的地区或品种,如东北地区的早熟品种、华北地区的麦茬稻、华南地区的早稻,大多采取先施后保的方法,即大量施用基肥,基肥用量占化肥总量的14%以上,早施渠肥,适量施穗肥,达到“前期负担得起,中期稳定,后期健康强壮”的要求。力争主穗数、籽粒利用率和千粒重。

中稻多采用促控肥方法,即大量施用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70%~80%,并注意管肥和穗肥,在根管末端和穗分化初期控制施肥,即“攻头护尾控中”。这样,既要争取多穗,又要增加籽粒数。

水田施用有机肥应在整地耕作时均匀抽出,然后犁入耕层,一般每亩2米左右。有机肥种类繁多,如绿肥、黄芪、沼气肥、草池肥、堆肥、稳定肥、秸秆还田、精制有机肥等。不管是哪种有机肥,都要分解好。氮肥可分三部分施用:一小部分蓄水耙后用作面粉肥料,一部分用作追肥,另一部分用作基肥。为了提高肥效,减少损失,基肥和追肥都应深施。氮肥品种应配施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如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尿素等。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硝态氮肥不宜施用,因为这些肥料具有流动性,易随水淋溶,降低肥效;在还原层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硝态氮会转化为氮和氮氧化物,逸散到空气中,造成氮的大量流失,降低肥效。磷肥由于其移动性小,应在根系分布最集中的土层作为基肥施用。在磷肥类型上,南方酸性土壤磷肥的主要类型应为结构性可溶性磷肥,如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而水溶性磷肥较少,如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移栽时可将水溶性磷浸在苗木根部施用,既省肥又见效快。在北方碱性土壤中,可施用水溶性磷肥,以提高其肥效。由于易被钙离子固定,其效果降低,应适当增加施用量。水稻拔节后仅吸收大量钾肥,但后期仍需大量钾肥。钾以离子的形式吸附在土壤中,植物很容易吸收。因此,一般以钾肥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稻田耕作层。在一些高产稻田中,钾肥可分为基肥,拔节孕穗期分两次施用,可促进沟茎发育,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抗倒伏。

大米对微量元素很敏感。中国南方的酸性水稻容易缺锌。土壤有效锌低于0.5mg/kg时,应及时补充锌肥。一般每亩施用1kg~2kg硫酸锌作基肥。由于锌肥有后效,一般每两年施用一次。不建议在复混肥中添加微量元素。笔者认为叶面喷施是补充微量元素的最佳途径。水稻套穗后喷施0.2%~0.4%KH2PO4 2~3次,每亩50kg~75kg,也是水稻高产的重要措施。

以上是水稻特点施肥和无公害施肥技术的全部内容,有需要的种植者可以来小编多学习参考。

标签: 水稻  需肥  特点  是什么  无公害  施肥  技术  总结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baike/zonghe/538973.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