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时期:
怀孕准备 怀孕 分娩 宝宝0-1岁 宝宝1-3岁 宝宝3-6岁

1956年发现湖北省的什么化石 1956年发现湖北省的什么化石是中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

来源: 最后更新:24-01-27 12:01:17

导读:1956年发现湖北省的长阳人化石。1956年,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发现了这个化石,并将之命名为“长阳人”。

  1956年发现湖北省的长阳人化石。1956年,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乡钟家湾村一个称为“龙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贾兰坡教授发现了这个化石,并将之命名为“长阳人”。

1956年发现湖北省的什么化石

  长阳人化石特征

  “长阳人”化石,包括1件不完整的、保留有第一前臼齿和第一臼齿的上颌骨,以及一颗单独的左下第二前臼齿。牙齿相当大,咬合面纹理复杂。齿冠较低,齿根很长,下第二前臼齿的齿根有两个分枝。

上颌骨和其他早期智人的一样,一方面保留了若干原始性质,如梨状孔的下部较宽,鼻腔底壁不如现代人那样凹,而与猿类接近,犬齿比较发达等;另一方面又有许多与现代人相近的进步性质,如颌的倾斜度没有北京人的显著,鼻棘较窄而向前,上颌窦前壁向前扩展超过第一前臼齿,颚面凹凸不平等。

从总体看,长阳人所具有的进步性质比原始性质要多,明显地比北京直立人进步。

1956年发现湖北省的什么化石

  长阳人化石发现的意义

  长阳人化石不仅在考古学、古人类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学者曾把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时代限定在中更新世,和北京人的时代相当。

由于长阳人化石与该动物群共存,而长阳人又具有比北京人进步的体质特征,从而证明这一动物群的时代可延续到晚更新世。另外,关于长江中、下游阶地形成的时代,以往因没有动物化石可以借鉴,一直未能解决。

长阳人及其动物群的发现,提供了洞穴和阶地的对比资料,解决了长江各阶地形成的时代问题,为南方的地层划分提供依据。

标签: 发现  湖北省  化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本文地址:http://www.bbbaike.com/qiaomeng/shcs/644395.html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联系邮箱:kefu#bbbaike.com (请把#替换成@)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2022-2024 宝宝百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5727号-4